山东百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产教融合工作方案(2020-2022年)

2020-09-30 15:32:25


 

 

 

 

 

企业产教融合工作方案

2020-2022年)

 

 

 

 

 

 

 

 

 

 

山东百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093

山东百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产教融合工作方案(2020-2022年)

 

一、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基础

装配式建筑是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机遇和载体,是推进建筑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切入点,是建筑质量提升的根本保证,是贯彻和践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基本国策的必然途径。作为传统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装配式建筑正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举措,是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行业变革的大趋势下,装配式建筑方兴未艾,建筑工业化已然进入黄金期。它是拥有万亿级市场容量的先进产业,是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是一整套生产方式的变革。

为推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住建部等十三部位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总体目标,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到203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

装配式建造方式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智能建造的关键过程,而智能建造依托于行业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产业基础,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必将进一步促进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融合发展,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旨在推动和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文件陆续出台,产教融合已然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事业建设发展的主线。2019年3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创新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建设。高校、地方政府、企业要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科专业建设,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

因此,公司针对我国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产业领域,围绕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及转化、推动标准完善、推动人才精准匹配、推动创新创业平台搭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推动金融支撑机制创新。响应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的产业和人才战略要求,整合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领域多方资源,协同推进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成套技术体系的推广应用,打造科技研发、人才聚集、育成孵化、产业加速于一体的产业发展高地。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公司在前期共建的“装配式建筑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工业化建筑智能建造协同创新中心”和有关产业聚合优化整理的基础上,通过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综合服务平台,从产业研究、技术转化、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助力企业和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强化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将公司打造成为我国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领域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术服务中心,并充分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为全省及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具体目标:

(一)强化企业技术创新

产业核心技术创新需要和市场结合,以示范企业为载体,以点带面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培育和推广工作。公司将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加深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从而引领行业发展。并将技术成果及时向中小企业输送,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形成“有龙头有配套”的产业集群,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水平。

(二)多方联动引才育才

为更好的培育、吸引人才,解决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行业人才短缺和创新创业紧缺的问题,并将人才留住,服务于本地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领域的发展。公司通过建立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创业孵化中心,搭建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平台,三年内实现提供就业岗位10000余个,培养300万余名产业工人,为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提供保障,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实现人才工作联动机制。

(三)开拓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

根据产业市场需求和问题导向,公司将重点进行装配式建筑高新技术研究,包括预制装配一体化体系及技术、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产品、建筑减震技术和震后功能恢复系列产品。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深化设计软件、建筑工地智能监控在线系统及产品、装配式建筑产品、建筑施工质量智能检测软件、智能监控在线系统及产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业化建筑产品及智慧城市技术等研究。

(四)搭建科技金融平台

为保证企业的运转正常,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公司将引进金融机构,共同构建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同时,在现有金融结构和体系下,探索建立信用金融体系,科技银行体系,产业链金融体系等,构建金融风险容错机制和补贴补助措施。

(五)构建产业链服务体系

为构建装配式建筑的产业链生态服务链条,公司将采用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全面为企业的运转提供产学研一体化的虚实结合的综合服务。预计未来三年,公司将与合作院校建立企业与学院合作体制机制,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企业工作。每年将培养在校生10万人以上。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典型案例为载体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关键环节,融“教、学、做”为一体,校企联合开发制定课程体系、教学标准、实训体系标准、技能认证标准等,开发信息化微课、虚拟仿真、VR等多种教学资源,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编写与企业生产技术同步的立体化教材。校企共建共享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让学生真正体现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做,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贴合实际,更接近产业。将在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建成行业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人才实习实训基地50个,培养本专科在校生4万/年,开展社会服务技术技能培训6万/年。

(六)扩大技术应用和产业化

着眼于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扩大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公司从技术驱动转向应用驱动,在构件生产、检测与现场安装过程中为客户提供非常便利与可靠的解决方案与产品。依托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加强科研合作,加快产业发展,预制三年内开发新产品10个,研发新技术15项,申请专利50项。

三、主要任务和举措

(一)主要任务

为进一步切实推动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产业发展,解决产业体系“弱链”问题,形成体系化的规范标准,促进技术创新与市场信息对接,增强产业链信息化程度,补齐人才匹配的链条,构建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领域创新融合新生态。在产业聚合优化整理的基础上,公司在未来的三年内,通过建设“三个一”工程,即成立“装配式建筑技术及产业人才研究院”、建设“装配式建筑协同创新孵化中心”、搭建“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综合服务平台”,培养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提升企业竞争力,为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保障,为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提供技术支持。。

1.成立装配式建筑技术及产业人才研究院

依托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创新示范园区,建设装配式建筑技术及产业人才研究院,以服务产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建设宗旨,聚焦优化多方资源,助力产业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的协同发展。同时该研究院服务于住建部、省住建厅、市建管局建设建筑信息化和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助力相关主管部门能够宏观地全局把控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

第一,建设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主要以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产品投入市场成功应用为目标,按照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智能建造相关专用技术等内容进行转化,是实施包括注册专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侵权保护、确权定价、撮合交易、跟踪服务等在内的综合性保障手段。

第二,建设人才培养中心,主要组织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知名专家共研人才培养标准、产教融合课题研究,助力各高校开办新专业,并为各高校提供课程标准、专业教学资源库、实训软件、实训基地及教学平台等配套条件,构建跨专业、跨行业、跨领域的技术创新及人才培养模式。

以上两中心相辅相成,珠联璧合,实现产业技术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共同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补齐人才输出的重要板块,为装配式建筑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2.建设装配式建筑创新创业孵化中心

中心建设创业辅导大讲堂,创业实操训练场,创业畅想E空间,创业路演直播室,创客创业孵化器等场所,并设立和匹配数据、应用、会议等系列共享服务,全方位、多维度服务,帮助和扶持创业者开拓发展。以企业和创投机构为主建立专家智库,引进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与工商、税务等部门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健全创业保障功能、创业指导功能、市场推广功能、天使投资功能、资金信贷功能、政策对接功能,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设置在孵企业的管理服务,督促其合法创业、守法经营,为孵化企业提供基本的组织保障。

3.搭建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综合服务平台

搭建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科技金融为一体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综合服务平台。

首先,争取住建部、教育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部委和机构支持,吸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行业企业,建立、健全和实施有关举措;建立和融汇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领域国标、行标、团标和企业标准;即时发布企业产业技术难题,开展横向课题信息交流,建立技术产业联合攻关机制;定期发布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白皮书,对称校企信息。将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要求,对接行业规范、工作职责,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实现教育培养与企业所需精准匹配,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高度契合;

其次,打破一纸简历招聘传统模式,根据企业发展需求、项目实施要求、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等信息,通过大数据采集、分析,及时发布产业岗位特征和人才需求,将采用记录人才学习能力画像大数据推送企业方式,实现人才就业精准对接。

第三,引进信用评估机构、交易评价机构、股权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融资性担保机构、保险保理机构等金融机构,共同构建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科技金融综合服务板块。设立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种子基金,培育和孵化初创企业发展;设立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产业基金,支持产业链企业做大做强。

通过“三个一”工程的建设,推动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的人才培养、技术转化、产业创新、精准就业、企业孵化,加快建筑行业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提振区域经济发展,力争用三年的时间扶持300余个创新创业项目,转化500余项科技成果,培养300万余名产业工人,提供就业岗位10000余个,孵化1000余家建筑科技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创新企业,形成龙头引领型产业级群。

(二)重要举措

1.完善产教融合管理制度

产教融合型企业是指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办学和深化改革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行为规范、成效显著,创造较大社会价值,对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具有较强带动引领示范效应的企业。因此,在公司规章制度的制订时,将产教融合相关内容纳入到企业章程或企业发展规划中,建立适应产教融合改革要求的各项企业管理制度,并在公司内部设置专门的机构并配备专门人员推进产教融合工作的开展。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章制度,并向全社会公开,同时,与合作院校制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合作规划,按要求建立产教融合工作年报制度。

2.开展产教融合共建共享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对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定位,更是对政、行、校企合作办学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良性机制,企业参与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挖掘合作育人新动能。公司独立举办或公司作为重要举办者参与举办职业院校或高等院校;建立企业大学,面向全社会开展规范化的技术技能培训服务,承担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任务;牵头组建行业性或区域性产教融合(职业教育)集团等。

3.落实校企合作人才共育

加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高水平专业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承担开展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承担实施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领域的1+X证书(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开发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行业的职业技能实训课程、教材或规程,在职业院校或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中得到一定范围有效应用;与职业院校或高等院校开展有实质内容、具体项目的校企合作,通过订单班、产业学院、实训基地等形式共建学科专业点等。

4.推进技术研发成果共创

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推动建立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机制。与职业院校或高等院校联合设立产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中试工程化基地、新型研发机构等,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校企共同联合申请发明专利。

5.健全资源保障共投共担

加快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重大平台载体项目建设,设立风险和收益共担的多样化合作方式,推进产业师资队伍建设。企业立足自身发展特点和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依托企业内实训资源,打破壁垒,加强互联,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院校的师生提供技能鉴定、培训、技术升级等服务。牵头投资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按要求定期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开展规范化实训实习;以资本、技术、人员、知识、设施、管理、数据等要素参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运营;参与投资建设国家规划布局的其他产教融合重大项目等。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

与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合作时,成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合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和职业院校或高等院校主要负责人任领导小组组长正、副组长,各对应科室负责人为工作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规划编制、立项、实施和协调管理等工作,确保规划目标和责任的顺利落实。

实施工作组分为专业教学和实训指导小组,主要是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院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公司、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院校的专业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院校建立和管理校内外实训基地。

(二)运行机制保障

1.责任分工

按照“分级管理、责任到人、专家把关”的原则,装配式建筑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工作小组将建设任务分成了若干个项目组,分别将项目组的任务落实到人,负责人负责本项目的计划制定、实施、质量自查、改进及本项目完成。同时规定了项目建设参与人员职责,规范项目建设参与人员的行为,使大家做到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增强团队成员的合作精神和凝聚力,营造团队和谐的工作氛围,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项目过程管理

加强平台项目建设过程管理,制定培训计划,组织项目团队成员认真学习智能建造技术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的有关文件、制度等,对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成员进行项目管理、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使项目负责人熟知项目建设的程序和内容,提高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整体操作能力,及时跟踪项目进展,有效控制项目变更,加强项目的计划和预算,加强项目的质量控制,合理配置项目资源,降低项目风险。

3.管理的办法

装配式建筑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制和责任追究制,签订二级责任状,将项目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各项目组根据建设任务书确定的建设任务、预期目标和验收要点,将项目任务分解到每月,每月初对上个月完成情况进行自查,装配式建筑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建设工作小组对每个项目组每个月的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统计分析,形成通报。装配式建筑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领导小组根据通报情况,及时了解建设进度,作出正确的决策,提升项目建设质量。

(三)资金投入保障

投入研制资金4500万元,其中公司自筹1000万元,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及政府项目支持资金等方式筹措3500万元。研发基地和技术转化实验室有1500平方米,集研发、运行中心、中试、平台运营、人才实训等功能于一体。创新中心拟新增仪器设备及平台包括:软件开发平台,云服务器、GPU服务器、示波器、开发用直流电源、多功能数字校准仪、嵌入式开发平台等予以支持

(四)激励考核保障

依据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实行多目标管理,以考核性诊断为主线,以标准与制度体系建设为基础,利用校企合作过程和结果为依据,形成质量保证的管理机制,培育以自律、职业精神的质量文化。

制订平台开发过程考核办法,对建设项目实行严格的考评,根据考核结果施行奖惩。对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过程进行定量的评价,用评价的结果指导项目的开发过程,不断地提高项目建设质量水平,并依据过程记录来考核项目组人员的工作绩效,提高项目组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校企共同发展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