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 指明“十四五”职教信息化发展方向

2022-07-14 08:39:08 zhanghao

教育部发布《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 指明“十四五”职教信息化发展方向





超过74%的职校教师正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教学,学生对信息化的学习效果认可度超过58%,对虚拟仿真实训认可度高达90%。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职业院校的信息化教学已成常态。


  7月4日,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下,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腾讯教育、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版)发布会。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程建钢教授主持会议。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质量处副处长董振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韩锡斌教授,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钧铭,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教育副总裁王涛,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欣斌,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唐春生,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宋贤钧,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校长沈汉达,以及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研究专委会委员,来自全国各地职业院校的书记、校长们出席了本次报告发布会。


  《报告》基于面向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超过995所职业院校、8050名教师和近15万学生的问卷调查,回顾“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与重大实践项目进展与成效,从学生信息化学习、教师信息化教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院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等多个维度,分析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并对“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对策。



信息化教学走向常态化 职业教育信息化进入深水区




     报告指出,整体来看,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生学习较去年更为常态化,师生对信息化学习应用更广泛,对信息化学习平台使用更加自然。


  报告显示,在职业院校学生最常使用在线学习平台功能中,看学习材料占84.83%,提交作业占68.39%,观看直播课和做测验题分别占56.64%和51.82%。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在学习效果、上课氛围、课外协作等方面都有明显提升,58.2%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更好了,55.3%的学生认为协作学习变多了。


  同时,随着校园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教师对信息化技术更熟悉,开始主动并擅长利用信息化技术教学。


  数据显示,74.54%老师用多媒体(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等)教学。教师常态化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呈现课程资源、课前签到、课上点名的比例超过50%,分别达到54.87%和50.84%。


  新技术不断迭代升级,职业院校的信息化程度正在加深。今年4月,教育部上线“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为职教数字化按下“快进键”。7月,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下,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与腾讯教育联合发布本次《报告》,对职业教育信息化进行系统的总结。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质量处副处长董振华指出,信息化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本次编制的《报告》内容详实全面,不仅系统研究了大量的政策文献,也进行了深度的调研,对“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做出了系统的分析,同时对“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出了建议,具有很强参考性和现实指向性。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坚持把服务国家重大教育战略作为学术研究的根本方向。本次三方联合编制的《报告》,系统总结了过去几年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进展与成效,揭示了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政策和实践建议。希望各方继续努力,在服务教育数字化转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钧铭表示,《报告》的发布,是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为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绘制了一张底图,标出了未来数字化发展的起点。第二是对“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信息化进行了全面总结,明确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下一步要做的工作。第三,《报告》的编制过程科学严谨,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了一个实时检测机制和监测渠道。


  会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韩锡斌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编制说明,系统介绍了报告编制的背景和历程,以及报告所呈现的主要内容及成效。



实训“三高三难”问题迎新解法 学生对虚拟仿真实训认可度超九成





     实训作为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拉近学生与职业岗位之间的距离,减少就业过程中人岗不匹配的矛盾。然而,长期以来,实训教学都面临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及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的“三高三难”问题。


  而随着5G、VR等信息技术应用的成熟,诞生了一种全新的信息化实训形式——虚拟仿真实训。虚拟仿真实训,是指借助虚拟仿真软件或机器,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从而训练学生的相关职业操作技能。这一新模式的出现,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也为实训“三高三难”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报告显示,仅有3.82%的学生没有使用过虚拟仿真实训软件,而使用过的学生对虚拟仿真实训软件有较大认同感,90%给予正向评价。


  其中,根据学生反馈,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在丰富实操实训的形式方面作用最大,紧随其后的是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可以再现真实情境中较难观摩到的操作,减少了真实环境中的高损耗,增加了每位同学技能训练的机会,减少了真实环境中的高风险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帮助学生更容易完成真实情境中较难实施的技能操作,以及最大程度再现了真实的工作环境。


  “当前,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始着力于虚拟仿真技术在实训教学上的应用,腾讯整合过往我们在工具开发的底层能力和技术,为实训教学提供更为方便的虚拟仿真学习场景和更加精准的人工智能识别能力。”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教育副总裁王涛在会上说。


  王涛表示,腾讯教育希望将自身科技优势与职业教育的核心教育场景深度融合,推动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从大规模标准化培养向大规模个性化培养的跃升,培养具有数字化思维和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学生高质量就业。


职教信息化面临四大挑战 书记、校长共话职教高质量发展





      同时,《报告》也分析了目前职业教育信息化面向“十四五”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程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数据驱动管理与服务的模式与能力现代化水平均需提升。


  会上,来自全国各职业院校的书记、校长们结合自身学校实践,分享了通过信息化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心得。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欣斌介绍,目前深职院重点围绕两个方向推进数字化实践:一是在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数字化”教席推荐资格的基础上,在理论、方法、标准、资源以及师资培训等领域持续发力,在世界职业教育舞台发出中国的声音;二是按照教育部的安排,由深职院在牵头制定职业教育专业国际认证“深圳协议”,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标准“走出去”。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唐春生表示,学校始终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推手,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和数字校园建设。目前,学校已建成国家级的专业资源库1个,省级专业库资源库3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个,混合在线课程950门,构建起了将教育管理、网络教学、实习实训及终身学习紧密衔接的一体化信息化教学环境,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推进了面向职业能力持续终身的互联网电力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报告》引领的是变革,倡导的是融合;规范的是标准,提升的是质量;聚焦的是现状,立足的是长远。”结合《报告》的发布,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宋贤钧认为,职业教育下一步的信息化发展需要做好三个必须。一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优质课堂;二是凸显应用需求,围绕学生的需求,实现学习资源个性化,探索课堂互动的深入性;三是提升信息素养,围绕管理者和实施者整体信息化素养提升,锚定师生发展模式的创新,深化管理服务模式的持续转变,实现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常态化发展。


  作为上海市首批信息化应用标杆校,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在数字校园、虚拟仿真、混合教学等信息化建设应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校长沈汉达结合自身实践,对“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高起点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做到三“重”,即理念重塑、战略重构、系统重建;二是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做到三“关”,即关注教师、关注学生、关注产业;三是高质量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做到三“自”,即建设自觉、创新自主、应用自如。


  程建钢教授在总结中指出,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本次《报告》的出炉,将为“十四五”时期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实践持续优化提供指导,并为信息化政策制订与职业院校信息化规划研制提供依据。


  作为《报告》联合编制方,腾讯教育也将继续加强与行业机构、权威专家的合作,探索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发展的路径,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百库聚焦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深钻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教学设备技术体系,是优秀装配式建筑教学设备厂商,装配式建筑虚拟仿真厂商共研全国装配式建筑优秀教学成果,以国家级资源库建设标准,先进的教学理念及领先的数字内容加工技术,通过剖析真实项目案例、现场情境、专业技术、项目图纸,形成各具特色的课程和资源体系,助力各院校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培养!